2025年9月25日,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小米揭开了其数字系列五年高端化之路的里程碑之作——小米17系列。
此次发布会透露出小米前所未有的自信与战略聚焦。系列首次清晰地划分为三款定位精准的产品:坚守“小屏精工”理念的小米17标准版,以及首次明确宣布与iPhone Pro系列全面对标的小米17 Pro与小米17 Pro Max。这不仅是一次常规的硬件迭代,更是小米向全球顶级高端市场发起的一次系统性冲锋。
小米17 Pro主打的“多一面更精彩”,通过创新的“妙享背屏”等技术,赋予了旗舰手机全新的交互维度。
小米17标准版:小尺寸旗舰的“全面强”
在智能手机屏幕尺寸普遍膨胀的今天,小米17标准版逆流而上,坚持6.3英寸的“黄金尺寸”,并将其打磨成一部几无短板的“水桶机”。其核心理念在于,小尺寸不应是配置的妥协,而是精致手感与全能体验的极致统一。
小米17的工业设计体现了成熟的思考。其采用了全新的超大R角超椭圆设计,中框与屏幕、背盖的过渡极为顺滑,带来了贴合掌心的握持感。经过精密微调的19.6:9屏幕比例,在视觉上更显修长,操作时也更为舒适。顶部实现了无孔化设计,将扬声器开孔巧妙隐藏于微缝听筒之中,营造出简洁纯粹的一体感。
背部的镜头模组采用了全新的轻量化设计语言,通过冷雕火山口工艺,使Deco与同色系AG磨砂玻璃背板自然融合,视觉上更显轻薄。191克的重量与8.06毫米的厚度,在塞入7000mAh超大电池的前提下,堪称工程学上的奇迹,实现了手感与电量的完美平衡。
屏幕是小米17此次的一大亮点。通过新一代LIPO封装工艺,其屏幕黑边被压缩至惊人的1.18mm,视觉沉浸感大幅提升。峰值亮度高达3500nits,确保了户外强光下的可视性。
小米17搭载了全新的M10发光体系,这标志着小米首次深入屏幕最核心的发光材料领域。小米与产业链伙伴卢米蓝联合研发的全新国产红色发光主材,其发光效率甚至超越了当前最优的进口材料。这不仅实现了国产显示材料的历史性突破,也意味着小米正逐步构建起自主可控的屏幕技术体系,摆脱上游供应链的绝对依赖。
影像方面,小米17搭载了徕卡Summilux光学系统。主摄为5000万像素的“光影猎人950”传感器,配备ƒ/1.67大光圈和OIS光学防抖,为全场景拍摄提供了坚实的画质基础。备受好评的徕卡浮动长焦镜头得以保留,拥有60mm焦段和ƒ/2.0大光圈,并支持10cm超近对焦,大大提升了长焦镜头的实用性。
小米17的全焦段表现达到了小米史上最佳水准。无论是暗光环境的纯净度、逆光场景的动态范围,还是复杂光线下的色彩还原,都表现得十分通透。新一代大师人像模式对肤质和发丝的处理尤为出色,实现了堪比专业相机的自然虚化与细节保留。前置5000万像素超感光相机,同样采用大底大光圈设计,满足了高质量自拍与视频通话的需求。
小米17最令人震撼的突破在于续航。它搭载了7000mAh的小米金沙江电池,这在6.3英寸的机身内是前所未有的。其背后是新一代金沙江电池技术的重大革新:硅含量提升至16%,能量密度高达894Wh/L。这不仅带来了超长的续航时间,还具备了优异的低温性能和更长的电池寿命。
充电方面,100W有线快充、50W无线充电,并兼容100W PPS通用快充协议,构成了全场景高速补能方案。通信能力上,搭载澎湃信号增强芯片T1+,增强了天线在复杂状态下的切换能力,并支持全球210+国家和地区的网络频段,确保了全天候的稳定连接。此外,立体声双扬声器、USB 3.2 Gen1接口等细节,共同铸就了“高端无短板”的旗舰体验。
小米17 Pro系列:对标iPhone Pro的“技术大跃迁”
小米17 Pro系列的发布,是小米高端战略的一次关键转折。它不再满足于参数领先,而是追求在产品定义、创新体验上与行业标杆看齐甚至超越。小米17 Pro(6.3英寸)和小米17 Pro Max(6.9英寸)以“一大一小”的组合,精准覆盖了不同用户的需求,两者均厚约8mm,保持了出色的手感。
妙享背屏:从“有用”到“好用”
“妙享背屏”是小米17 Pro系列最具辨识度的创新。它并非简单的副屏复刻,而是深度融合了AI与场景化服务的交互新界面。
个性化与AI情感陪伴:用户可设置个性化壁纸,更可通过AI壁纸功能,将家人、宠物照片一键生成动态壁纸,并支持日式动漫、水墨风等多种风格。全新升级的萌宠功能,带来了第三代虚拟伙伴熊猫“胖达”,它能根据手机状态(如跑步、听歌、下雨)做出相应互动,并能通过低功耗AON摄像头识别用户的比心、点赞等手势,实现拟人化反馈。
场景化信息助手:背屏服务助手深度整合了十大核心生活场景,如航班、打车、外卖等信息可直接显示在背屏,无需点亮主屏即可获取关键信息,极大提升了效率。
创作能力革新:“妙享背屏”彻底改变了手机摄影体验。用户可使用后置高素质主摄、超广角、长焦进行自拍,画质远超常规前置摄像头。为他人拍照时,对方可通过背屏实时预览,方便调整姿态。独有的“大头贴”模式,内置多种经典模板和滤镜,带来了极具趣味性的社交拍照新玩法。
彩蛋配件:与之配套的299元复古掌机保护壳,将手机秒变经典游戏机,进一步拓展了设备的娱乐属性,体现了小米在生态玩法上的巧思。
屏幕技术:超级像素与龙晶玻璃的双重突破
小米17 Pro系列同样受益于M10发光体系和国产红色发光材料。而**小米17 Pro Max**更是独占了两项顶级技术:
超级像素技术:它采用了“全RGB像素排列”,每个像素都拥有完整的红、绿、蓝子像素,子像素间距突破17μm。这从根本上解决了传统OLED屏幕PenTile排列需要像素共享带来的清晰度折损问题。使得小米17 Pro Max的屏幕在视觉清晰度上可比肩传统2K屏,同时功耗却显著降低,实现了能效比的跨越。
第三代小米龙晶玻璃:作为小米目前最坚固的屏幕保护玻璃,其抗摔耐磨性能再上新台阶,为这块顶级屏幕提供了坚实保障。
影像系统:LOFIC技术加持,成就“逆光之王”
小米17 Pro系列的影像系统在小米17的基础上再次进化。主摄采用了专门定制的“光影猎人950L”传感器,尺寸达到1/1.28英寸,并搭载了新一代高动态技术——LOFIC。LOFIC技术能通过单帧曝光就实现传统多帧合成才能达到的高动态范围效果,让小米17 Pro系列实现了惊人的16.5EV传感器动态范围,尤其在逆光场景下,能同时保留高光与暗部的丰富细节,堪称“逆光之王”。
镜头方面,主摄采用ƒ/1.67超大光圈的1G+6P玻塑混合镜头,并辅以逐片镀膜工艺,有效抑制了鬼影和炫光。长焦方面,小米17 Pro通过三重反射棱镜与双群内对焦结构,在紧凑的机身内实现了5倍光学变焦与20cm长焦微距的兼得。小米17 Pro Max则搭载了更强大的5倍大底潜望长焦(1/2英寸传感器,ƒ/2.6光圈),并采用超聚光棱镜结构,使进光量提升30%,长焦画质尤其夜景表现更加出众。
续航与综合体验:异形叠片技术填满每一寸空间
续航上,小米17 Pro和Pro Max分别搭载了6300mAh和7500mAh的小米金沙江电池。为实现这一目标,小米采用了“异形叠片技术”,将电池巧妙地填充至机身内部的不规则空间,极大提升了空间利用率。两者均支持100W有线、50W无线快充和100W PPS协议。此外,小米星辰通讯系统提供了更全面的频段支持,并集成了UWB超宽带技术,可与小米生态设备实现精准的空间感知与联动。
小米高端化的成熟答卷
小米17系列是小米过去五年在高端市场持续投入的集大成之作。小米17标准版证明了小米有能力将小尺寸旗舰做到“小而美,强而全”,满足了市场对轻薄手感与全能体验的双重渴望。小米17 Pro系列则展现了小米在顶级技术研发、产品定义与生态构建上的深厚积累,其“妙享背屏”不仅是硬件创新,更是对手机交互逻辑的一次大胆探索,赋予了设备独特的情感温度和实用价值。
从骁龙8 Gen5至尊版的核心性能,到自研金沙江电池、M10发光材料、LOFIC传感器等底层技术,小米17系列体现了从技术整合者向技术驱动者的深刻转变。4499元起的定价,在堆料如此极致的情况下,依然保持了强大的市场竞争力。
售价与发售信息:
小米17:12GB+256GB售价4499元,12GB+512GB售价4799元,16GB+512GB售价4999元。
小米17 Pro:提供黑、白、森野绿、冷烟紫四色,12GB+256GB售价4999元,12GB+512GB售价5299元,16GB+512GB售价5599元,16GB+1TB售价5999元。
小米17 Pro Max:12GB+512GB售价5999元,16GB+512GB售价6299元,16GB+1TB售价6999元。
小米17系列将于9月27日上午10点正式开售,首销期用户可享2年碎屏险(含背屏)及365天只换不修的专享服务。